|
|
 |
|
 |
 |
|
|
|
|
|
 |
锌合金问题 |
1 |
铸件电镀表面起泡, 电镀不良率高 |
2 |
铸件很硬, 加工时钻头磨损快,钻头易断,锌合金很硬, 加工时有窍门
; |
3 |
ZSG-3含渣量高, 铸件脆 |
|
铜合金问题 |
1 |
铜合金锭表面有裂纹, 有斑点状铁锈, 有渣块 |
2 |
含渣量高, 影响铸件气密性及耐腐蚀性 |
3 |
铸件表面开裂 |
4 |
成品拋光后表面起黑点或褐色斑, 斑点能用刀轻轻刮去,但仍会再生 |
|
|
 |
|
|
1 |
铸件电镀表面起泡, 电镀不良率高 |
|
A.电镀工艺、喷染工艺中,
" 有泡必有气 ", 一点一点凸出的泡, 它的内部就有孔洞或缩松(手边收集有很多此类铸件样品)
B.清理铸件后, 一定要低温彻底烘干,
120C为最佳烘干温度
C.关键是压铸件要压结实, 内部不能有缩孔、缩松存在 |
|
|
2 |
铸件很硬, 加工时钻头磨损快,钻头易断锌合金很硬,
加工时有窍门 |
|
A.一般碳素钢钻头磨损特别快,
容易断. 加工锌合金一定要把钻头顶部磨到120-128度的角度
B.刀口厚, 钻床速度要调快、调高
C.钻头材料一定要用高速钢
D.加工时要喷肥皂水, 边加工边喷, 可降低钻头温度,
并能增加加工面的光洁度 |
|
|
3 |
ZSG-3含渣量高, 铸件脆 |
|
A. 锌合金中,
铅、锡、镉、铁是有害元素, 会产生晶间腐蚀, 使铸件变脆.建议客户一定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 操作时可参考铝合金题2、题3,
同时要按比例添加回炉料, 并采用 "撇渣滤匙"除渣除杂.由于锌合金熔化温度低, 流动性比铝合金好得多, 故过滤效果会很好
B. 锌合金过热后很容易发脆,
故温度要严格控制在4000C左右. |
|
|
|
|
1 |
铜合金锭表面有裂纹, 有斑点状铁锈, 有渣块 |
|
A.可能是热脆性造成裂纹的产生,
国外冶金界报导认为热脆性是由于在阿尔法晶粒周围形成了铋和铅的低熔点薄膜的结果
B.铸锭的模具太冷, 引起铜锭表面开裂
C.裂纹断面有明显夹杂物如氧化锌、高温涂料等,造成合金锭分层断裂
D.黄铜合金中铅是有害杂质,
故铅应尽量控制在下限(青铜合金中的铅不在此例). 目前采用米糠作精炼撇渣剂, 操作时尽量细心,完全可把渣撇干净 |
|
|
2 |
含渣量高, 影响铸件气密性及耐腐蚀性 |
|
除渣工序是铸造工的最基本之操作.采用铜合金除渣剂,首先复盖液面,然后用撇渣器搅拌,渣比重轻,
浮于液面, 可全部清除干净.气密性和铸造工艺的合理性有关, 如补缩是否充足, 有否热节产生, 铜合金的除气工艺是否完善,
如果除气不良,则小气孔的连贯会造成气密性差 |
|
|
3 |
铸件表面开裂 |
|
A.出模顶出时,
顶出力不均匀
B.模具太冷
C.顶杆设计分布不合理以上及其它原因,均会引起铸件表面开裂,故对开裂铸件要看实物,
从整体工艺上来确定发生之确实原因, 再制订具体解决办法 |
|
|
4 |
成品拋光后表面起黑点或褐色斑,
斑点能用刀轻轻刮去,但仍会再生 |
|
对黑色斑点,曾请上海材料研究所做过电子探针测定,确定斑点处含铁高达19-29%.客户在铸造或压铸铜合金以前,熔炼工艺一定要仔细,
不要使铁制工具如铁匙、铁棒、浇包等直接与高温铜液接触,以防止增铁
有色合金熔炼铸造工艺技术,不像机械加工那幺单纯,它牵涉到化学、物理、热力学等方面,因此在生产中发生的质量问题,不能简单的武断是什幺原因造成,一定要先了解压铸厂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每项参数,看到报废铸件实物,经过科学的具体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使质量问题得以切实可行的解决 |
|
|
|
|
|
|